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訪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萬勇
- 時間:2025-04-09
- 來源:云南日報
- 瀏覽:14
記者: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要努力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十年來,作為云南生態建設的主力軍,云南省林草系統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萬勇:十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系統觀念,認真統籌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扎實抓好林草資源培育、保護、利用各項工作,堅決守護好云南生物多樣性之美。
一是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先后出臺國家公園管理條例、林木種子條例、古茶樹保護條例等3部地方性法規,修訂完善森林條例、綠化造林條例、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風景名勝區條例、濕地保護條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6部地方性法規和林地管理辦法、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2部政府規章。
二是扎實抓好國土綠化。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全力推進“雙重”、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深入開展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近7000萬畝,種草改良面積600余萬畝,修復退化濕地面積15余萬畝,治理石漠化面積近1000萬畝,目前全省森林面積3.18億畝、居全國第2位,活立木蓄積量24.1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位,森林蓄積量21.44億立方米、居全國第3位。
三是加強保護地體系建設。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新劃建自然保護地38處,新增保護地面積近200萬畝,全省自然保護地333處、面積達8100余萬畝。
四是強化濕地保護。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國際重要濕地5處、國家重要濕地3處、省級重要濕地29處。云南以占全國1.06%的濕地面積,保育了占全國53.89%的濕地植物和43.51%的濕地脊椎動物。
五是加強物種保護。扎實抓好國家植物園創建,西雙版納植物園、昆明植物園納入國家植物園候選園,數量居全國第一。全力推進野生動植物就地、遷地保護,持續加大極度瀕危物種“一種一策”保護和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力度,3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脫離滅絕威脅。
六是強化生物生境保護。持續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古樹名木等違法犯罪行為,全力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和林草有害生物防控。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今年考察云南時指出,云南生態地位重要,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要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持續開展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綜合治理。林草系統作為云南生態建設的主力軍,將如何抓好落實?
萬勇: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嚴格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堅定不移抓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林草濕資源保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等工作,以實績實效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一是抓實統籌謀劃。堅持規劃先行、謀定后動,全面啟動“十五五”林草保護發展規劃以及林地保護利用、天然林保護修復、森林草原火災防控、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林下經濟發展等專項規劃編制,明確思路布局、目標任務、工作重點、時序和標準要求。
二是抓實生態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以干熱河谷、石漠化、城市面山等區域為重點,深入實施國家“雙重”、天然林保護修復等重大工程,鞏固退耕還林還草成果,精準提升生態保護修復質效,扎實推進美麗云南建設。
三是抓實保護地建設。全力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和以國家植物園為引領的植物遷地保護體系建設,深入抓好珍稀瀕危和極小種群搶救性保護,健全完善保護地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體系。
四是抓實資源保護。健全完善林草資源保護長效機制,加強政策研究和制度配套,推深做實林長制。扎實推進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切實維護生物生態安全。(云南日報記者 胡曉蓉)